国网宁夏公司高质量数据资产 推动物资业务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正以高质量的数据资产为基石,全力推动物资业务的智能化进程。通过构建一个全面的物资全链条数据管控体系,他们不仅研发出了“宁电智采”这一革命性的智能招标采购全流程管控系统,还精心打造了一座名为“数智零碳”的电力物资示范仓库。这些举措,无一不彰显出国网宁夏电力在提升物资精益化管理水平上的坚定决心与非凡实力。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至2024年的尾声。12月30日,宁夏电力物资公司的履约专责刘明,如往常一样打开了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他轻点鼠标,选择了“一键式收发货”模块,只见系统迅速响应,自动完成了隔离开关、智能汇控柜等物资的到货验收单据结算。整个过程,仅仅耗时两分钟,便实现了自动收发货记账的高效操作。 

回望过去几年,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在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的建设上,可谓是不遗余力。他们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如强化数据资产管理、优化招标采购流程、推动仓储环节的节能降碳等,不断提升着物资管理的整体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数据质量的源头上,国网宁夏电力构建了一个“1+N”的数据管理网格,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这个网格由1个供应链运营中心和多个数据生产业务部门组成,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数据监控与治理体系。 

时间回溯至2024年12月25日,一批铁塔、绝缘子等关键物资,准时抵达了750千伏甘塘线路工程的施工现场。而这一切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宁夏电力物资公司供应链运营中心的精准预警与高效调度。此前,监控预警管理专责马斌通过供应链运营平台(ESC)的监控预警模块,敏锐地发现了该工程所需物资的交货日期已逼近项目里程碑计划中的最后期限。他立即向物资配送管理人员发出了预警督办工单,确保了这批物资的及时供应。 

“数据,是推动物资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宁夏电力物资公司供应链运营中心的运营分析专责祁迎宾深谙此道。他坦言,以往各平台产生的数据种类繁多、内容繁杂,给物资专业员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他们难以准确监测物资供应各环节的数据,从而影响了物资的高效配送。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2023年9月,在国网宁夏电力的指导下,宁夏电力物资公司成立了供应链运营中心。他们抽调了物资供应部门的业务骨干,专门负责物资全链条的数据监控、预警、治理和分析工作。通过构建“1+N”的数据源头质量管理网格,他们成功实现了数据的精准管理与高效利用。 

供应链运营中心充分利用ERP、新一代电子商务平台等系统的数据资源,借助二次溯源等先进技术,打造了一个直观的供应链数据看板。这个看板能够实时监测物资管理全链条的数据动态,对于数据赋值不规范、非空字段、逻辑错误等问题数据,它能够迅速识别并反馈至相关部门。同时,供应链运营中心还设置了整改时限,确保问题数据得到及时治理,实现了源头数据治理的闭环管理。 此外,供应链运营中心还积极推动数据协同共享机制的建立。他们通过动态识别、预警和监控物资全链条业务的潜在风险,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自供应链运营中心成立以来,已核验ERP、ESC等平台的数据超过2000万条,治理存量问题数据980余万条,累计下发物资供应计划完成率、款项支付等预警督办工单998张。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物资供应全环节的“事前预警、事中管控”能力。 

在招标采购环节,国网宁夏电力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新精神。他们研发出了“宁电智采”智能招标采购全流程管控系统,这一系统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招标采购模式。 2024年11月26日,国网宁夏电力第6次物资竞争性谈判采购评标专家们,纷纷登录“宁电智采”系统,开始了他们的智能评标工作。他们惊喜地发现,只需点击结构化标书目录,便能迅速定位并审阅投标文件中的关键内容。这一变革性的改变,让评标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近年来,国网宁夏电力的物资招标采购规模不断扩大,标书评审工作量也随之激增。以往,评标专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翻阅投标人自行制作的投标文件,手动查阅企业信息如股权结构、信用记录等。这不仅影响了招标采购的进度,也给评标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为了打破这一瓶颈,国网宁夏电力于2023年12月,成功研发出了“宁电智采”智能招标采购全流程管控系统。这一系统融合了流程自动化机器人(RPA)、光学字符识别、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具备智能招投标服务、智能投标工具、智能评标服务和智能评标工具四大功能模块。 

在招标评审前,投标人可以根据“宁电智采”提供的结构化标书模板,轻松上传图片、文字、数据等支撑信息,一键生成商务和技术标书。而在招标评审阶段,评标专家则可以利用评标辅助工具,精准定位企业资质、生产能力、销售业绩等关键信息位置。他们只需对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应答人资格要求,便能高效完成数据评审工作。 

对于履约评价、运行绩效评价等评审类目,“宁电智采”系统更是展现出了其强大的自动化能力。它能够根据评审规则自动关联标书内容,并将运算规则内置于系统后台逻辑中,自动进行评分。这一改变不仅确保了评分的客观性。